[邀稿] Helios XM Anomaly Taipei - 小兵日記

圖片來源:網路

看了那麼多老鳥的分享,讓我們來看看新人的分享,綠軍並不會因為你菜你嫩而對你大小眼,只要有心大家都能貢獻自己的力量!! 我們絕不會喊 "不要再給我看到誰插2 ,4 腳!"

=======
這是一篇關於8/9台北之戰的故事~~~

小兵日記 - Part.I


給正在閱讀的你,我是小兵R,這是我在啟蒙軍的第二十四天札記。我只是新兵一枚,在同袍長官的引領下,參與並贏得了臺北信義之戰。加入啟蒙軍,真是太幸運了!
歡迎看到這札記的你與我一起加入啟蒙軍,讓這個世界更好,為了未來而戰!



有人說,世界不是你所看到的樣子。曾經,我不相信這套說辭,直到系統讓我看到世界的另一個樣貌…

那是個能量流轉的世界。

我相信,科技改變了人的生活,這並不是壞事,反而促使人有更好的生活、更能深入思考與世界的關係。因此,人應該與所運用的技術共存,甚至是讓這樣的技術運用於使世界更美好。我相信,那些科學家所找到的神秘能量(XM),也許是下一個世代轉變的開始。抱著這種想法,我加入了啟蒙軍(the Enlightened)。我知道,那些信仰「人性」的反抗軍(the Resistance)難以接受這樣的說法,認為人性才是唯一。但是,回到最初,真的會讓人更好嗎?

每天,我所見的街道景色,能量流轉著,在我還無力改變現況之際,在我尚未得到解答之際,只能不斷不斷從目前已被記錄的門泉(portal)取得物資(hack)壯大自己,不斷不斷的探索新的區域。

某天,我學會連結(link)門泉;某天,我學會創造控域(controled fields)。然而獨自一人作戰,我迷茫不已。

直到第十天,啟蒙軍南港小組發現了單兵作戰的我,於是根據所屬區域,將我轉入中正萬華小組。這是至今仍讓我深深感到慶幸的事。正是那天,我取得了七級戰士資格。也正是那天,小組長編整集結小隊,嚴肅的告知我們,探測到能量異常波動,可能有大型戰事。

總指揮傳來訊息,臺北、香港… 幾個城市同時偵測到能量異常的波動,在這麼多城市同時偵查到這樣的現象,實在太過罕見。指揮官說,「這些異動的能量,將有助於我們更為了解能量的運用,不論在研究或是戰略目的上,都是非常重要的,指揮部將密切關注。」
那天,小組長說,指揮部已經派出斥候偵查,希望各級單位盡快整合,各小組在一周內清點物資,即時補充,並且盡快讓新兵熟悉環境。
指揮部估計,離戰爭爆發只剩下九天,我們只能嚴陣以待,並盡可能壯大自己。

資訊不明。收到備戰指示的這幾天,我惶恐不已:作戰點在哪?我能做什麼?我等級太低,會不會拖累同袍?
與此同時,各方風聲不斷傳出,更加深了我的不安。

終於,在戰爭爆發前七天,成功探測出波動異常的門泉的具體地點。
為此,長官連續兩晚召集我們集合,他臉色如墨,語氣沉重的說,「各位,反抗軍也集結了。我們可以預期,他們將發動最大的力量,搶下異動的門泉。」
他攤開軍力對照,反抗軍顯然有優勢。這情況下,以目前啟蒙軍的編制,似乎得一打十。此時指揮部宣傳官Toshihiro Ri幽默的說,「快幫忙徵召老兵新兵吧!如果可以,誰想一個打十個?」希望我們動員所有啟蒙軍,「緊急徵召所有等級啟蒙軍加入,你們再不來,我們就吃土了…」
原想臨陣脫逃的我,想到這句話,就有前進的動力…




在我印象中,備戰的期間,氣氛總是沉重不已;我們加強操練,充實物資。我還記得,艋舺前輩Nicefight、小組長Lolin,帶著我們幾個新兵,進行了幾場操練。慢慢的,援軍一一加入,從二人、四人、八人…原來的小組轉而擴編為戰鬥小組,台北、新北、桃園… 各方援軍加入,直到任務分配時才發現「北台灣聯軍」,成了規模最大的小組,整整十七人。
開戰前夕,Lolin鉅細靡遺的告知所有注意事項,以及小組成員的作戰內容。直到深夜,小組仍在奮鬥不懈的軍情討論,甚至連雨戰、物資補充,所有細節都囊擴。

後來,這場戰爭被稱為八月之役。全球幾個城市同時爆發了大規模能源異常,其中,異能躁動最甚的,是臺北與芝加哥。啟蒙軍與反抗軍爭奪躁動的門泉,共同譜出八月之役殘酷的樂章…

*  *  *

Part.II


一般情況,由於「探員」與常人無異,我們難以區分。然而我相信,8/9八月之役那天,台北的信義區所聚集的探員數量,應該是異變以來,最多探員聚集的時刻,也是我畢生難忘的時刻。
我是小兵R,這是我參與八月之役所寫下的札記。

那天很熱,原本以為將至的暴雨,也許因為能量異變,整日的晴空萬里。
指揮部告知,能量異變的時間點在下午2點,為了及早備戰,「北台」小組12點前就在信義區集結。
沒有標示,與常人並無不同,只有看到能量探測器的瞬間,才能辨識出敵我。但其實不需要區分敵我,因為目標不在此,而在搶下門泉。
小組長Lolin發下準備好的地圖與任務分配,詳細解說;軍情官呼諾則與指揮部保持聯繫;小組的烏鴉則一一分發精緻的辨識牌。
雖然仍忐忑,但是有這麼多齊心的夥伴與我一起奮鬥,就充滿了鬥志!

雖然,啟蒙軍最初的集結,讓我體認到何謂「吃土」。



當一個十七人的小隊走進廣場,發現滿坑滿谷、數以百計的藍衫敵軍,最好的戰術,說實話是走為上策。原本輕鬆攀談的我們都沉默了,尾隨小隊長與戰情官前行,與指揮部會合。
籠罩著我們的陰影,持續到二次集結,也就是兩軍對陣的時刻才消散。
身著藍衫的反抗軍,規模依舊震撼,但是隨著輕鬆便裝的友軍持續加入,終於讓人鬆了口氣──原來,啟蒙軍真的不孤單;我們,不用一打十了!
隨著兩軍對陣、士氣鼓舞,在啟蒙援軍跨越邊境創造大控域的那一刻,啟蒙軍士氣達最高峰,氣勢如虹的朝第一戰鬥點就位。


這場仗,打響了「古亭王」衛斯理的名聲。衛斯理王目光炯炯、神采奕奕,他說,是Toshihiro宣傳官的一席話讓他決定站出來,「讓我們一起打爆藍軍!」



Toshihiro的戰前宣講,以及衛斯理王的這番話,鼓舞了無數啟蒙軍,也號召了更多新血的加入。
這場仗,打掉了數十萬發砲彈(XMP Burster),消耗了無數的盾(MOD),也是因為這場仗,讓無數幹員必須休養生息,新幹員接連崛起。

身為小兵,我被分配到的任務,是「加強門泉」,也就是「上盾」的工作,而我較為次要的工作,是探測器的能源提供。

「北台」在四場子戰役中,分別負責奪下二至三個門泉,其中第二子戰役,我們的門泉甚至是決戰點之一。

第一子戰役(C1)的門泉,我們發現要「守護」的是一座受感染的門泉--而且是被反抗軍毒綠的門泉。當下我們吃驚不已,焦急思考該如何因應,因為投毒有冷卻時間,既然是藍軍毒綠的,我們推測應當是在異變前幾分鐘會被再次投毒,屆時我們將難以反應,因為「防守」是相對容易的。正在焦急的時候,下午一點五十分,反抗軍開始攻塔,意識到這點的我們,只錯愕了一瞬間,就開始了防禦大業。物資充足的情況下,我們的防守成功,也反省了自己的心機何以這麼重。

然而第二子戰役(C2)的「噴泉」門泉,卻面臨苦戰。能量異變前半小時「噴泉」掌握在我們手上,特別行動小組不久後到附近,接手指揮,然而在異變前5分鐘,反抗軍發動強襲,奪下噴泉,此後任我們如何攻擊,卻無法在門泉上成功安置綠腳。即使這場戰敗,讓小隊挫敗不已,但在小隊長與軍情官的帶領下,堅定的往下一個戰場移動。

第三場(C3)與第四場(C4)的子戰役,我們被分配奪下的門泉都位於決勝點附近,常受到主戰區戰況波及。C3戰役的位子很好,除卻山上蚊子多以外,可以悠閒地在陰涼處作戰,甚至因為山間的路就這麼一條,分配到守點的啟蒙軍與反抗軍,基本上是排排站的。據說,這場戰役是啟蒙軍的決勝之戰,後稱三張犁之役。這場戰役中,啟蒙軍拿下幾乎所有躁動的門泉,因而即使C4之戰中啟蒙軍居劣勢,八月之役仍是由啟蒙軍得勝。C4之役主戰場是一座公園,離決勝點不到50公尺;卻是林蔭片片,並且有涼亭一座,處處是與戰爭氣氛並不合宜的閒適感。

佔下門泉,所需的物資遠比原計的多,關鍵在搶下門泉的時間被拉長,原本僅需10分鐘的交火,常常延伸為45分鐘的纏鬥。幸好小組在物資上的互助,以及工作項目的精細安排,整個來說,直到最後一場戰役的最後一刻,才真的彈盡糧絕。


而今,戰爭結束了。
最後的台北戰場, 以E641.8:R336作結,啟蒙軍大勝,而最終,八月之役也以啟蒙軍之勝作結。

閱讀完這篇的你,還猶豫什麼?快加入啟蒙軍吧!
等待有一天,與你們一起戰鬥。


-------後記----------
感謝北台小隊所有成員~~
小隊長Lolin、軍情官Whoknow、古亭王Wesely Ong、指引者ccyuan、被調派到特別小隊的Nicefight與Gino、製作精美辨識牌的countingcrow,支援網路以供物資交換的eric0404;感謝隊友們uning1105、oppored、Scheddi、LUCIO0203、XxHankxX、catsummery、IvyTong、pey、LuanKlausChang以及單兵作戰爾後與我們共同行動的各位:)

Related Posts: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